2025-2026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简介及博士后招聘
王华 wanghua65@163.com 本年度意愿招收博士后2名
研究方向: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冶金低碳化利用;固废资源化等领域开展研究;冶金流场混沌非线性强化技术研究;低碳节能冶金反应器涉及与流程优化;冶金炉窑混沌强化供热技术;冶金过程强化及模拟仿真技术;冶金过程低碳技术。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导。入选国家特殊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十大杰出青年、省教育改革与发展优秀教师、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和省节能减排先进个人等称号。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和赵天从冶金教育奖等。长期从事冶金热过程强化与节能降碳研究和工程科技创新,致力于实现冶金过程节能降碳高效化、资源利用综合化和高端材料高质化,助推我国冶金工业双碳战略的实施和高质量发展。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入选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和2023全球学者学术影响力排名榜单
曾云 13658896965,zengyun001@163.com 本年度意愿招收博士后1名
研究方向: 水力机组稳定与控制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理论研究方面,应用非线性动力学、非线性控制理论探索复杂水力机组及其系统多场耦合条件下,运行稳定与控制的动力学机理。典型研究课题包括水轮机及水力系统的扩展和耦合建模、水轮机系统及发电机系统的广义哈密顿建模理论、水力发电机组的动力学稳定与分析、非线性结构耦合特性分析、励磁和调速的协同控制、水力机组主动控制问题的研究等。在工程应用方面,涉及水力机械及其系统运行稳定分析、试验测试、控制设计与实现等工程实际问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云南省揭榜挂帅项目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出版专著1部《水电机组建模理论》,出版教材1部《水电站计算机监控》,获云南省自然科学奖励一等奖1次。
张小辉 xiaohui.zhang@kust.edu.cn;18487319560 本年度意愿招收博士后1名
研究方向: 工业多相流、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科技项目多项,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30余人,协助指导毕业博士研究生3人。获有色金属工业科技一等奖1项、云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授权专利9件,参与编写教材2部。
李舟航 lizh@kust.edu.cn 本年度意愿招收博士后2名
研究方向: 极端条件多相流能质传输基础研究及其在先进能源转换、有色金属冶金的技术应用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洪堡学者、国家青托、云南省高层次人才、省高层次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及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优秀青年基金等项目。出版专著/教材4部,在专业著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热点论文4篇。曾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3)、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排4)、云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排5)等奖励,以及洪堡学者、国家青托、云南省优青、省高层次青年人才、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校优秀共产党员及优秀教师等荣誉。兼任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热物理传热传质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IEEE PES能源与发电技术委员会(中国)水力发电技术分委会理事、云南省节能减排学科竞赛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发改委节能中心评审专家、云南省能源局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罗竹梅 luozhumei@163.com 本年度意愿招收博士后1名
研究方向: 流固耦合在流体机械中的应用;水风光储多能互补协同优化;海流能风能稳定利用及控制
主持与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国际合作、科技揭榜挂帅、以及地方政府科技咨询项目10余项。指导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冶金科技竞赛国家级特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获授权专利9件。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生20余人。
卿山 326720228@qq.com 13888552395 本年度意愿招收博士后2名
研究方向: 智慧能源、新能源、工业炉窑节能、碳达峰碳中和、纳米流体强化传热传质等的科研工作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产业创新人才、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云南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承担30余项云南省“十三五”、“十四五”规划项目以及校企合作项目。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发明专利38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被SCI、EI等收录60余篇次;出版学术专著1部。
下一条:冶金工程流动站博士后导师简介
【关闭】